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防控要求,切实保障区域环境安全,市生态环境局紫云分局到化工企业开展生态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督导,通过“排查+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
全面排查隐患,筑牢环境安全防线。对企业生产装置区、污染治理设施、危废站等重点区域,围绕环境风险防控关键环节开展排查。重点核查罐区安全提示及防护设施、废气治理设施运行稳定性、危废分类贮存规范性及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并针对事故应急池容量等易发风险点进行细致检查,确保不留死角、不存盲区。
压实主体责任,推动企业自查自纠。现场与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座谈,要求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组织全厂环境安全大排查,建立“风险自查、问题自改、责任到人”的长效机制。强调企业需完善环境安全隐患台账,对生产、贮存、运输等各环节开展常态化巡查,做到隐患早发现、问题早整改,形成闭环管理。
精准帮扶指导,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结合企业生产工艺特点,针对河流保护、厂区内部沟渠清理、生活污水处置、运输洒落物料、固废堆存等五个方面,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指导,指导企业落实环保设施运行,规范环境应急工作流程,落实厂区清扫制度等工作,助力企业实现环境治理与生产效益“双提升”。
立行立改突出问题。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厂区运输撒落物料、隐患排查台账记录等问题,逐项提出整改意见,强化管理责任意识,落实责任到人,从源头上解决物料撒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规范管理台账记录,确保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有据可依、清晰明了。同时,督促企业要举一反三,进一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措施。
持续深化“排查-指导”全链条监管模式,对重点环境风险隐患行业开展现场督促指导工作,通过强化执法检查的刚性约束和帮扶指导的柔性服务,双管齐下,推动企业环境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质增效,全力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