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决定书 文号 |
安环罚字〔2024〕34号 | ||
被处罚当事人名称 |
紫云县福星机动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 ||
被处罚当事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91520425580691652C |
法定代表人姓名 |
潘怡 |
主 要 违 法 事 实 |
我局于2024年6月13日对紫云县福星机动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进行了检查,经调查,发现该公司2024年5月28日、2024年5月10日分别对两台柴油机动车(车牌号:贵GXXX29、贵GXXX70)采用自由加速法进行了检测,并出具了检测合格的报告,经核实,以上2辆柴油机动车采用的检测方法不符合《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3847-2018)中“6.3.5判断车辆是否适合进行加载减速法检测,如不合适(例如,无法手动切换两驱驱动模式的全时四驱车和适时四驱车等),应标注。”和《机动车排放定期检验规范》(HJ1237-2021)中“D.3.1若因车辆技术或安全因素,无法采用工况法检测的车辆,检验机构应制定内部审批程序,详细记录无法采用工况法检测的原因,经机构技术负责人或授权签字人签字批准后,可采用双怠速法(汽油车和燃油车)或自由加速法(柴油车)检测,审批记录应随检验报告一同存档。同一车辆或同型号车辆应采用同一种检测方法”的要求。该公司对车牌号为:贵GXXX29、贵GXXX70的2辆柴油机动车未按规定进行检测共计收取检测费用1580元。 该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应当依法通过计量认证,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机动车排放检验设备,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的规范,对机动车进行排放检验,并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网,实现检验数据实时共享。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及其负责人对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的法律规定。 | ||
处罚依据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违反本法规定,伪造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负责资质认定的部门取消其检验资格。”的法律规定,参照《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2023年版)》的规定。 | ||
处罚结果 |
对紫云县福星机动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1.罚款人民币壹拾万伍仟元整(¥105000.00); 2.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壹仟伍佰捌拾元整(¥1580.00); 共计罚没人民币壹拾万陆仟伍佰捌拾元整(¥106580.00)。 | ||
处罚单位名称 |
安顺市生态环境局 |
作出决定日期 |
2024年9月12日 |